月色朦胧,赵氏下宫的宫门缓缓打开。
一辆马车从中驶了出来,里面端坐着的,正是刚刚与赵鞅一番畅谈的宰予。
虽然直到最后,赵鞅也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
但宰予却一点都没有气馁。
赵鞅身为晋国六卿,要是能因为三言两语便贸然决定立储,那才是反常呢。
所以宰予今天如此卖力的为赵毋恤说话, 并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让赵鞅对赵毋恤改观,而是为赵鞅提供另外一种看待继承人的方法。
以赵毋恤的贤能,只要赵鞅对他多加关注,他很快就会脱颖而出的。
而这一次在晋国偶遇赵毋恤,也让宰予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从前宰予觉得,要想让夫子‘仁’的思想得到运用,必须要说服各国的当政者, 又或者运用暴力手段才能达成目的。
但这两条路都太难走了。
现在正值春秋与战国的交界点,未来的数百年中, 在春秋时期还能够残存的仁义道德,将会在战国时期毫无生存空间。
春秋的战争,尚且还残留有贵族战争的体面。
战国的战争,却已经演变为毫无节制的征伐。
尔虞我诈,欺骗与背叛,天灾与人祸,天下深陷泥淖,百姓苦不堪言,这才是未来数百年的主旋律。
如果不能为各国的当政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路,单是以仁义道德去游说他们,虽然他们依旧会尊重你,但大抵是不敢用你的。
所以说,要想让这些久居上位的当政者愿意与民众共享利益, 就必须用更大的利益去诱导他们。
比如说农具,又或者是更为先进的耕作方法。
赵鞅愿意倾听‘仁’的思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
而除了可以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引诱他们以外,这帮人的野心, 也是完全可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