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那儿,以前出门,您指给奴婢看过,说这家人有意思,裂了口的墩子就这么放着。”
“是,”老夫人道,“记得就好,我们就在那庄子下车。”
巧玉的心,跳快了一拍。
她想,她的预感是对的。
老夫人的的确确是早做了准备,甚至不动声色地让她记住了那小庄子的位置,让她哪怕就只有一个人,也能寻到地方。
巧玉问:“您出门了,京里其他东西呢?回来后,还在吗?”
“谁知道呢,可能都没有了吧。”老夫人叹了声。
他们所有人一走,皇上势必震怒,不用等念之举兵向东,谋反的罪名就会落下来,抄家少不了。
那座宅子,有太多的回忆,也有太多搬不走的东西,只能留在那儿了。
等念之重新回到京城,再看看能寻回来多少吧。
“您一定很舍不得吧?”巧玉从老夫人的眉宇里,看到了一丝哀伤。
“舍不得,”老夫人坦言,她把巧玉抱在怀里,“好在,我最不舍的,我都带上来。”
巧玉靠着老夫人,视线落在了那把琴上。
老夫人轻轻柔柔拍着巧玉的背。
人生,总有许多不如意,也有许多权衡利弊。
当年送走刚出生的女儿是无奈之举,其中道理,她也十分明白。
只是,作为母亲,她对女儿万分愧疚。
长辈之间的斗争与倾轧,最后由毫不知情的孩子承担了结果。
这一次,她不会放开女儿的手了。
诚然,让巧玉离开,更安全些。
皇上要抓的人海了去了,哪有工夫惦记一个没了踪影的小丫鬟。
等他们回京后,她再去接巧玉,就可以了。
认回女儿,轻飘飘的一句话,只要老夫人开口,巧玉就从小丫鬟变成了国公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