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什么吗?”老夫人又问。
这下,巧玉摇头了。
她没有打开看过,只猜是首饰什么的,先前也好奇,为何去道观要带首饰。
现在,这个问题就变了。
老夫人要去一个她不知道的地方,这一走,像是很久都不会回京似的,又或者说,家宅都像是一并舍了。
不愿舍的,是先定国公留下来的那把琴,以及那只盒子里的物什。
作为大丫鬟,巧玉清楚,老夫人有不少金贵首饰头面。
寡居后,那些都不戴了,全让梁嬷嬷收去库房里。
梁嬷嬷每年趁着日头好,会拿出来擦一擦、做做保养,巧玉才有机会观赏下。
那些好东西,这次都没有带。
老夫人解开包袱,拿出盒子,打开来。
巧玉一看,不由一怔。
厚厚的一整叠,都是银票。
再顺着老夫人手指的位置,仔细一瞧,银票主人的名字,巧玉根本不认得。
老夫人轻轻翻了翻。
名字各异,光巧玉看到的,都有五六个不同的人了。
把东西又都收起来,老夫人握着巧玉的手,柔声与她道:“这几日间,会天翻地覆。
很早之前,长公主就在做各种准备了。
念之下定决心后,我当然也不会犹犹豫豫、拖他后腿。
比起变不了现钱的地契田契,我身边呢,还是银票合适些。
票主都是可信的,真到要用银子的时候,就能兑出来。
一直在等这天,还是比预想得快了些……”
巧玉轻问:“长公主与国公爷,都知道您要做什么?”
“自是知道的,”老夫人笑了起来,“往李子庄方向,中途会经过一座小庄子,门口有个裂了口的石墩子。”
巧玉一听,道:“奴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