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好之后,把已经布线好的线束拿过来,按照线路布置……。
感应器多,但是经过百安飞机厂的优化线束布置,摆脱了失误的可能。
也就是是说,这a路线束上每个接头位置,都只有合适这个长度的配件接入,没有其他的了。
左边一个说不定就是b路线束的,右边一个说不定就是c路线束的。
这样方便维护,保养,检-查,而且不存在检-查之后插错插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招工需要体检,其他都可以原谅,但是这个色盲……,真的会出大事情的。
何贵这边虽然也可以卡卡的,但是上次被请去当老师,万一这一次也要请自己,自己就按照图纸来一顿卡卡的输出,这不是被人小看了。
何贵一边安装一边琢磨,还别说,搞懂了的话,还真没啥,比如雷达肯定要控制,链接等等的。
这个探测器为什么装在这里,这个地形雷达为什么要分在两边,还有这加热装置采用为什么是半导体加热,不采用空气加热或者是油路加热?
一般都是半导体加热,半导体加热可以精准控温,并且半导体加热影响面积小。
风加热要管道是不是?这重量增加不说,吹的热风也许会影响周边元器件。
油路加热更不行了,虽然理论上可行,这玩意多管路增加重不说,机油漏了呢?另外机油还有风加热的话,还需要风扇或者是油泵不是?
当然了冷却也是一样的,电子元件工作本身就会有热量,有些过热就不行,所以半导体不但可以加热,也可以降温。
电子元件工作起来,一般不会受到影响的,就怕遇到大风大暴雨什么的。
与大家想的不一样,不管是飞机内部,还是说这无人机都不是密封,一是维护的缺口,第二也是保持机体内部的温度,毕竟后面一个涡扇引擎。
电子元器件都有一个温度范围,太冷太热都不行。
何贵是看懂一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