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慎听出来了,父亲命令他去挑唆张家兄弟跟皇帝的矛盾,确实是在破坏朝廷的稳定,朱浩没有说错。
所谓的让朱浩去当细作,更像是一种托词。
就算杨慎心中保留意见,也不能当着父亲的面说出来,反而更加认同朱浩的观点,杨廷和为达目的确实有些不择手段,心底对朱浩的信任与日俱增。
……
……
朱浩在官所见到锦衣卫指挥使朱宸。
“……暂时就这样,张氏外戚的人手,大概会在明后两日,抵达其原先煤窑,事情一旦起了冲突,或就收不住。”
朱浩将事情告知朱宸。
要想通知朱四,得等朱四出宫,或是由张佐把话带回宫里。
年后朱四并不常走出宫门,宫里宫外的联系需要时间,事实上朱浩也不着急将此事告知皇帝,有关煤窑那边的应对,朱浩在话语权方面甚至比朱四还要高,朱四对其中内情并不了解,所有事都要听朱浩的。
朱宸迟疑地问道:“那是打,还是退”
朱宸到底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已稳定下来,开始有了政治方面的考量。
朱浩笑道:“从情理上来说,敌人希望看到的,一定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但在这件事上,我倒觉得,可以如敌人所愿,将事情闹大。”
朱宸道:“让寿宁侯和建昌侯就此被天下人唾弃”
朱浩笑了笑:“不尽然,就算他们不带人去械斗,也早就被世人唾弃了,这次的事得要让某些人下不来台!”
有些话,朱浩只能对朱四说。
煤矿归属问题,朱浩其实并不关心,主要是让张太后难堪。
刚让你两个弟弟背黑锅,说好了拿走他们的煤矿,以此换取双方和睦相处,互不干涉,结果一扭头,张家兄弟就带人去跟新皇的人火拼,就问你张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