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兴王府间也无更多往来,何以会突然卖身投靠过去再就是既然朱浩能跟王府中人有往来,何以就能断定陛下一定不会用他”
朱浩的身份令杨廷和实在揣摩不透。
一个少年郎,居然能得到部分兴王府高层人士认同,显然不单纯是因为其是唐寅的弟子,以杨廷和的政治头脑,直观地认为背后定有猫腻。
但就是这猫腻,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毕竟其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杨慎道∶“父亲,不如看朱浩将消息泄露给陛下身边人后,陛下会作何反应,再来决定以后是否用他吧。”
“嗯。”
杨廷和听了微微颔首,不再坚持,随即将一份诏交给杨慎。
杨慎看完后,略带惊喜∶“如此,陛下在大礼议方面妥协了”
杨廷和道:“这也是为父不解之处,照理说宫里这把火,令陛下处于不败之地,为何先前一直不肯退让,却在占得先机后主动缩回去了其中必有蹊跷……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面对的不单纯是个固执的少年帝王,他身上有很多东西连为父都无法把握。”
若是朱四揪着皇宫纵火案不放,继续为兴献帝夫妻争取封号,杨廷和才会觉得放心,因为他印象里朱四就是这样一个人。
但现在朱四明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却主动放下姿态,这就让小皇帝身上蒙上了一层薄雾,让人看不清楚,或者说让人觉得其城府很深,这是杨廷和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杨慎道∶“朝中反对声此起彼伏,陛下退让,也是情理中事。看来接下来只要让陛下开矿之举失败,东南海防筹措钱粮事务落回父亲身上,那陛下在朝中推行之事便全盘皆输。”
杨廷和摇头∶“为父不担心东南海防用度,靠开矿和民间筹措,短时间内,绝对筹措不出二十万两银子。这笔钱开春就要用到,怎来得及为父倒想看看,小皇帝如何应付勋贵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