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大量情报的刘弋,不得不慎之又慎地与群臣研判袁绍的下一步进攻方向。
而在袁绍和刘弋都在互相筹备、试探,整个北方局势都处于暗流涌动之时,天下也变得愈发混乱了起来。
建安三年的战端开启,没有任何意外,跟前两年一样,还是袁术搞出来的。
骷髅王已经半截身子踏入棺材板了,还是贼心不死,以袁术现在的实力,别说对抗曹操,就是吕布、刘备,他都对付不了。
所以,袁术盯上了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叛徒”孙策。
袁术觉得孙策他应该还是能碰一碰的,毕竟只隔着一条江,而且孙策手里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这三个郡,都是人心未附,说不得能有机会。
四月,袁术遣使私授印信与丹杨地方宗帅祖郎等人,使他们联合山越,偷袭孙策。祖郎屯踞于芜湖山中,联合山越,其势甚盛,孙策彻底平定了会稽郡严白虎之乱后,遂起兵进讨。不久,即平定宣城以东贼帅,孙策又亲自率军进攻祖郎,在陵阳大破其军,并生擒祖郎,孙策好言抚纳,祖郎投降。于是,孙策平定丹杨郡的叛乱。
反正已经彻底撕破脸皮,孙策也不在乎什么背主不背主了,背主那么多次的吕布这不也活的好好地?于是孙策命令周瑜留守江东,亲自跨江到九江郡痛殴了袁术军一顿,当然他也不敢久留,在庐江郡的袁术军支援之前,就又撤回了江东。
而此时的袁术,却面对着新的麻烦,也没心情搭理孙策了。
——之前背刺他的吕布重新打算跟袁术结盟了。
这倒真不是吕布就喜欢反复横跳,事实上,这件事完全可以归咎在刘弋的头上。
正是因为刘弋主导的“五刘同盟”落地,横跨了关中、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徐州的庞大的,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军事同盟形成,才让其余诸侯感到了巨大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