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讨董之战后的声望,是真的如日中天。
而彼时的刘弋,不过是南坞一囚徒。
谁也没有想到,刘弋借着讨伐国贼袁绍的名义,在前往关东的一路上合纵连横,成功击败郭汜、李傕,掌控了朝廷。
但即便是如此,袁绍只要拿下并州,他横压北地的势头依旧无人可当。可惜,由于沮授的过度谨慎和朝廷的支援,以及并州本土势力的携手合作,第一次河东之战袁绍并没有得偿所愿。
关键的转折点就出现在第二次河东之战,处于绝对劣势的朝廷,在刘弋千里奇袭邺城之后成功翻盘,继而收编白波军、黑山军,打败鲜卑,与公孙瓒的地盘连在了一起。
至此以后,袁绍的战略态势就变得极为恶劣了起来,他无险可守全是平原的冀州腹地,要面对西面朝廷的并州和北面公孙瓒的幽州,而不论是太行山以西可以居高临下通过井陉的朝廷官军,还是重整旗鼓随时准备率领骑军跨过易水的公孙瓒,都不是袁绍可以轻松应付的了,袁绍陷入了打一头就被被另一头咬的困境。
为了打破这个困境,袁绍一手策划了围而不攻的白马之围,试图以舆论压迫官军离开熟悉的地形,千里迢迢来到河南平原上决战。
然而,袁绍这一次又被刘弋狠狠地打脸了,刘弋根本没有像他所想象那样,以步骑走洛阳至官渡,而是以纯粹的水军加上种种新的战争科技打破了袁绍的围城,成功接走了一城百姓,让袁绍在天下人面前颜面尽失。
从此以后,谁都知道反对国贼袁绍的义士,无论离得多么遥远,都能得到朝廷的帮助。因此,袁绍的冀州和青州,民间的反对势力也开始变得蠢蠢欲动了起来。
袁绍并非废物,他清楚地认知到了自己的战略困境,因此,袁绍开始了下一轮的筹划,这次他绝对不能被朝廷牵着鼻子走。
谷顣
袁绍的动作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