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康乾盛世的真相

第五百五十二章 康乾盛世的真相(3 / 7)

逍遥,实在了不得”。

但是吧,大清之前的历代皇帝们多少还都要点儿脸,即便是著名的高粱河车神赵光义也不过是在填词的时候自我吹捧几句,脸皮远不如大清十二代明君圣主们的厚实。

大清的十二代明君圣主们将“以盛世指称当朝”这种用法推向极致,其使用次数远超此前历代之和。

比如,有学者统计,“盛世”一词在康熙五十六年的《万寿盛典初集》出现73次,在乾隆三年的《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出现52次,在乾隆五十年的《钦定千叟宴诗》出现39次,在乾隆五十七年的《八旬万寿盛典》出现62次。

其中最常见的是“恭逢盛世”、“盛世丰年”之类的陈词滥调,如《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所收,胤禛在雍正六年的谕旨中即有“当此太平盛世”之句。

甚至到了晚清,在已是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大清的明君圣主们也依旧喜欢以“盛世”自居。

比如,同治十三年,“皇太后四旬万寿”时,清宫所制乐章是:“皇帝仁孝兼隆,圣母万福攸同。盛世人民乐恺,清时景物照融。”(皇帝仁慈孝顺,圣母皇太后也棒棒的,盛世下的百姓都乐开了花。)

再比如如光绪十五年,载湉大婚之时,乐章中又有:“平治修齐逢盛世,中宫位定采蘩时”。

既有皇帝称当朝为“盛世”在先,臣子们当然争相效仿。尤其嘉庆年间后,清人追念王朝的过往“荣光”,更是大赞盛世。

比如,嘉庆十三年进士姚莹曾言:“本朝康熙、乾隆之间,天下富庶,教化洽隆,岂异域殊方所能仿佛者?”

编写《海国图志》的魏源也说:“国家极盛于乾隆之六十余年,版舆生齿倍雍正,四夷宾服逾康熙。”

至于后来被无数包衣挂在嘴边玩命吹捧的“康乾盛世”,反倒是充满了讽刺意味——所谓康乾盛世是通常指清朝玄烨、胤禛、弘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