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按照当时所谓汉地十八省所能耕种的土地数量来看,其实是远不足以承载三亿多接近四亿人口的。
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朱皇帝从孟良崮时期就开始大力推进水利系统和工业化的建设。
水利系统即河道、沟渠、水库,这一整套系统的存在保证了土地的产出量。
而工业化的建设则是大量工坊的兴起分流了大量的人口,大大降低了百姓对于土地的依赖。
也正是因为两条线路平行并进,才使得大明能够用当时有限的土地来养活远远超额的丁口。
直到后来收复了棒子收复了辽东和奴尔干,收复了草原,收复了兰芳、旧港、交趾等一片又一片的故土之后,大明才慢慢出现了地广人稀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以前历朝历代的兴盛和亡国都是因为土地资源,那么大明现在可是地广人稀,根本不需要担心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好吧?
然而面对朱简煐同学的疑问,朱皇帝却是呵的笑了一声,一边屈起手指敲着桌子,一边慢悠悠的说道:“历朝历代的兴盛固然是因为土地资源的再分配,但是你,包括那些研究这个问题的书生们,都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民心思定。”
“当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之后,百姓会开始期盼稳定的生活,再加上土地资源的再分配足以供养活到战争之后的百姓,所以盛世才会出现。”
“换句话说就是:不需要皇帝多么英明神武,只要他们不瞎折腾,随便拴条狗在皇位上都能出现大治之世。”.??m
“而且你们还忽略了另外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那就是进取心的消退。”
“咱不拿别人给你举例子,就说当年的太祖高皇帝——在北逐蒙元之前,大明的军队是不是特别能打?等到蒙远退到漠北之后,出塞的明军是不是就不再那么能打了?”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