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一统”在诸夏根植的人还有三位,第一位是创立汉帝国的刘邦,第二位是完成思想大一统的刘彻,第三位是司马政权(两晋)终结之后再次让汉人翻身的杨坚。
这种伟大事业能够参与进去就是荣幸,没有必要再去分个人贡献值的高低了。
智瑶侥幸“生”的比那些伟人都早,一开始只想要获得权力,后来致力于创建国家的强大,到了完全有实力一一灭掉列国达成“一天下”的成就,自是应当有更崇高的理想了。
在智瑶登极后的第九年(前457年),同时也是莒国灭亡的第一年,一道急报从齐地传到“中京”。
所谓的“中京”就是原国正在建造的新都城。
消息则是越王勾践一再派人侦查,确认原国并没有在莒国或东来周边屯兵,还派出使节团前来试探原国的态度,最终果然还是没有忍住诱惑,选择了进军东来!
“大王,勾践亲率两万大军出莒地,另有六万越军由文种统率向西侵入杞国。”
“正值越国与大原联姻之际,越王突然出兵?当是以为大原此时专注太子婚事不会出兵。”
“探子回报,越国亦在动员,有兵三万经运河北上。”
智瑶听着一条条汇报,脸上表情没有什么波动。
本就是原国设下陷阱等着越国上套,早做好了相关的应对方案,会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才是怪事。
智开轻声问道:“越军动员十一万大军,穰苴将军麾下仅有两个军团,是否新增兵力支援?”
原国的两个军团就是七万五千名武装到牙齿的战兵,别提司马穰苴对齐地山川地理的熟悉程度,加上十一万越军的素质绝对是良莠不济,原国准备的兵力怎么会不够呢?
如果说智瑶有什么疑问的话,只剩下司马穰苴能不能将北上的越军以及勾践本人歼灭,入侵越国本土需要再增派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