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灵昭烈 > 第255章:信王可信?

第255章:信王可信?(5 / 7)

位于真定府以北三百余里,乃是当年宋辽两国的界河。但自金人崛起之后,大宋非但未能如愿收回燕云之地,反而节节南溃,白沟也不再是宋土了。

不过,大宋的武将们一直将白沟河视为夏夷之分的边界,甚至渴望有朝一日能再度饮马白沟河,继而剑指燕云。

靖康二年,春暖花开之时,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了。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太上皇和诸位大臣们一路北狩,以金人俘虏的身份跨过了白沟,也就此告别了大宋国土。

也正是在到达白沟河时,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张叔夜突然仰天大叫,继而痛哭不止。

渡过白沟河之后,这位不惜舍身入京勤王,又随皇上北狩的一代名将自缢而亡。

张叔夜的死,令太上皇和众大臣伤心不已。在太上皇的一再请求下,金人准许他们就地安葬了张叔夜,并焚香祭拜。

也正是借着在河边逗留的机会,赵榛趁金兵疏于防备,一跃跳入了白沟河中,借着江水向下游漂去。

话说,这赵榛在诸皇子之中是难得喜武厌文之人。他自幼就好舞刀弄棒,喜动不喜静。六七岁时,就瞒着母后,跳到御花园中的池塘戏水,到了十五岁,他就已经在马球场上纵马驰骋,诸皇子中已无人是他对手。

此刻,见白沟河奔流而过,他瞄准机会毅然跳入河中。因为他知道,这是逃走的最后机会了,一旦进入金国国土,就算他能逃脱金兵看押,也很难在满是金人的北境中藏匿。

赵榛以为,自己的选择虽然风险极高,但值得一试。一则,是因为他水性颇好,二则,他知道金人多不识水性,又身披甲胄,一时恐不及追捕。

赵榛在河里漂了足足有好几里,河水湍急,若不是他水性极佳,怕是已被水浪卷走。好在,他不仅躲过了河浪,也躲过了金兵的追赶,逃出生天。

接下来的日子,赵榛只知道一路向南逃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