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正面硬拼到底了;当你放松警惕的一瞬,或许就是他图穷匕见之时。
品味再三,颇有一种利剑高悬、引而不发的味道。
这种感觉——
令利大人心中隐隐感到不适。
因为,将此种战法,彻底剖析,其中似乎隐藏着一丝上手意识。
意即荀申或许自认为在他利大人之上。所以可以牢牢把握战局的主动权,反复腾挪,争取良机。
很显然,利大人并不认同此念。
上一回争斗,是自己胜了。
是因为自己一身道术,倚仗法宝“九弋”?
荀申也同样倚仗一件天祭器品阶的异宝。或许在各自斗法体系之中,“九弋”占据分量远远为重;但是形势、底蕴、根基,乃至运气,都是各自实力的一部分。以荀申的智慧明达,不会看不破这一点。
荀申忽然抬头,遥遥望了一眼,似乎将利大人此时所思所想,完全窥破了。
然后,荀申微一摇头。
他已经看穿了;但是对手并未看穿。所以,这一战的胜算,又增添了两分。
他荀申,与利大人,为何是注定的对手?
诸如秦梦霖与御孤乘,席乐荣与姜敏仪,魏清绮与林弋,甚至陆乘文与余荆,皆是名分位次大致相若。而他荀申与利大人,却有相当距离。
就因为圣教与隐宗针锋相对,他利大人是圣教的第一嫡传;而荀申是隐宗事实上的头面人物?
这也未免浅薄了些。
自然,另一玄机荀申也已窥见。
三十六子图中,前六位似乎是一重境界;七至十二位是另一重境界;十二之后,又是一重境界。十二位以后的排序,并不与各自战力绝对相关。这一见解不能说错——但是并不意味着,十二名之后的争斗,便可颠倒错乱、任意关联了。
平心而论,十二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