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三章 水运天象仪

第三十三章 水运天象仪(3 / 4)

后世各种机械,周梦臣也见识过不少,但是苏颂这个实在是太精巧了。而动力源就是区区的水流而已。这水流既是动力源,也是计时的节拍。两者合一,让周梦臣实在想不到。

一时间,周梦臣对自己在武昌所造的水钟,有了更多的改良的想法。

毕竟同样是用刻漏计时,周梦臣的与苏颂的完全没有办法比。

第二层乃是一个浑象,也就是天球仪,上面刻着所有的星辰,可以随着时间转动,而变动,与天上变化所对应。

第三层乃是一个浑仪,上面有可以开合的木板,上面有窥管,只要对准一颗星星,即便是时间流逝,这个窥管也可以做到日夜追踪。误差不大。

整个仪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最下面只有一个操作台而已。

当然了,以周梦臣经验以及设计图纸,估计需要维修的频率,估计也不低。

此刻,周梦臣已经完全解读了水运天象仪了。按道理来说,按照原版复制一个,或许还有运河些困难,但是周梦臣觉得他都是可以克服了。只是周梦臣不甘心单单复制。

在后世有科学家复制水运天象仪,自然是要求一丝不苟,完全与苏颂的水运天象仪对应。但是他们这种研究大多是研究科技史,带着一种考古的意味,即便造出来的东西,也不过在博物馆展览而已。

但是在大明可不是这样的。

在大明,这水运天象仪一造出来之后,绝对是钦天监镇馆之宝,很多星辰的重新测定,乃至于其他方面的天文研究,都是需要这一台仪器发挥作用的。所以,苏颂的设计虽然好,但是周梦臣并不满意。

另外就是周梦臣一丝丝好胜之心作祟。

在他看来,宋代的古人都能创造出这样的精密的仪器,他周某人好歹多了几百年的学问,难道只会抄作业吗?

自然不是?

于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