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版本来练练手也是可以的。
只是周梦臣有一点点的担心。
周梦臣对杨守敬,说道:“这上面会答应吗?”
这东西可不小。
大概有四五丈高,中间有三层结构,这每一层的高度都不一样。其中有各种仪器,环环相扣,与后世几层楼的工业设备相差不多。
不用周梦臣去估算成本。
单单是这个规模在,周梦臣估计没有几万两是下不来的。
不要以为几万两很少,要知道北京太仓银每年也不过二三百万两之多。而这一笔钱还要支应各部各地的开支。想想就知道,户部很有可能不批。
杨守敬说道:“不试试怎么行?能要多少有多少吧。反正陛下都点头了,总要给些面子吧。”
周梦臣算是明白了。杨守敬更多是要钱。
周梦臣拿着手中的书,说道:“我先拿回去看看吧。”
杨守敬说道:“好好看看。”
周梦臣拿着手中的《新仪象法要》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对里面的图纸与语言解释,开始解读并画图纸。用了好几天的功夫,终于算是完全理解了苏颂的思路与设计。
苏颂的思路很容易理解,整个三层的仪象台最下面内心是一个水力擒纵结构,很是巧妙,将持续不断的水流,可以均匀分割成任意段的时间,可以这样想,那种钟表的滴答声,就是擒纵器发出的声音。
最下层,就是一个摩天车一般的车轮结构,在外面挂着一个个水箱,一侧有一个匀速注水的水池。这于是这些水流注入受水箱之后,随着重量变化,受水箱向下面落去,但是只能落一格。就被卡住了。
随即注水口就对住上面的水箱。
就将持续的水流转化为任意段的时间。然后再用这个大圆轮的转动来推动其他仪器。
这让周梦臣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