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够大,乌泱泱的全是人。
余乾也没在下面多待,直接沿着旋梯来到了四层。
一上来,余乾就觉得自己被鼎沸的人声给淹没了,放眼望去,这偌大的甲板之上全是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
只有一个中间那里有块真空地带露出来,张斯同等太安的文坛领袖便在那里,专门的一张长桌。
古时候的读书人除了极少数年少成名的天才,多数还是要靠年龄熬上去的,也是属于越老越吃香的那种。
所以,张斯同他们那帮老帮菜就在这就显的格外显眼,其他人朝那边看过去的视线都是艳羡和尊敬。
这帮人余乾虽然认识的不多,但是他看到了当朝大学士魏钦黎,有这尊大佛在这,就知道今天的文会档次着实牛。
按照以往,这里的有文采的朝臣应该也挺多的才是,但是今天看过去,除了这位大学士来的倒是不多。
估计都在摘星楼那边陪着天子宴各国使臣,赶上李太后寿诞将至,时间也确实不巧。
余乾的上来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他身上的衣服。
能来这里的读书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家况什么的也都不错,所以个个衣冠风流,或白色或青色的上好长衫,看着就像是读书人的样子。
所以,余乾的这一身大理寺的飞鹰服在这就显的极为惹眼、极为突出。
就像私塾里突然闯进一个悍匪。
是的,大理寺的武夫在读书人的眼里跟悍匪是直接能划上等号的。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像余乾这种自己考进去的大理寺的执事学习能力半点不比这些读书人差,甚至远远胜之。
因为这大理寺极少数对方开放的名额每一次都是无数个年轻人哄抢,都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学子。
只不过学的东西跟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罢了。
不学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的文学,而是学律法,国情,大理寺规章职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