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品。毕竟都是读书人嘛,这都是雅趣之事,都是美谈,至于对才晋升秀才的苏文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没人在乎。
有了两次这样的遭遇,苏文便绝了去学堂听课的心思。身为钱浩然的爱徒,他的身份本就跟其他先生差不多,加上有钱浩然的小灶,听不听课,也不会有人管。先生们也是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的水平不足以教导苏文这样的天才。
不过苏文被送到归墟之事,书院也没有封锁消息,钱浩然甚至借机大肆宣传,不仅青山书院人尽皆知,天下各大学派也通过《青山日报》得知了这个消息,义愤填膺。
程子也借此舆情,团结了各大学派,压下了一些反对声音,与文灵殿的谈判取得了更多优势,最终接管归墟的时候才那么顺利,整个过程,除了应天长这些能直接从归墟获利的成员,文灵殿其他高层基本都满足了程子提出的要求。
眼下青山书院由青栗暂代山长一职,而苏文归来之后,便直接领了个副山长的职位。
他不知道,眼下青山书院的山长、副山长是整个天下最年轻的,虽说是暂代的。
苏文的课程也很快安排了下来,每三天授课一天,其中上午讲《春秋》,下午说《孟子》,上的是公开课,只要愿意,谁都能旁听,而且短时间里,不接收门下弟子。
这倒不是苏文嫌麻烦,而是苏文觉得自己学问水平还不足以招收门下弟子的程度,免得误人子弟。
苏文都没想到,自己开设的课程竟大受欢迎,原本只要了一个小课堂的他,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来了书院大半学生,不得不挪到了书院的礼堂进行。
而在书院学者和学生的请求下,苏文最后还答应开设一门课程,专门讲解诗词歌赋。但苏文却咬牙坚持,这门课程休想一日一课,也不是三天一次授课,而是十天开讲一次,一次半天。
不过得到苏文如此答复,书院上下,师生们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