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信息全知者 > 山海经番外:真实的昆仑与百神

山海经番外:真实的昆仑与百神(8 / 23)

么想也说得通。但首先,都城的概念很晚,就连商朝的王都,都只叫‘大商邑’。

‘都’这个概念,至少在周朝以前,应该都只是专门用在‘上帝’、‘天神’的居所上。

后来引申出新含义:祭祖的明堂在哪,哪就是都城。于是就有首都的意义了。

昆仑墟‘帝之下都’、‘百神所在’,可见是个专门祭祀‘祖先、天帝’的场所。

里面住的不是人,是神,是先祖之灵……所以,它只能是‘明堂’。

东汉的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曰:“明堂者,天子大庙,所以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者也。”

“谨承天顺时之令,昭令德宗庙之礼……”

“生者乘其能,而死者论其功而祭,故为大教之宫。”

宗嗣其祖,以配上帝……论其功而祭……这都说得很明白了。完全对应帝之下都,百神所在。

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的地方。

在泰山历代皇帝封禅中,明堂是帝王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古人认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统万物,天子在此既可听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

只要是有大功的祖先,让后世生者,受其功劳荫蔽,那么后人就得论功而祭祖先之灵,这就是‘神’。

此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绝对是重中之重。

所以在上古时期,‘帝’、‘天’、‘祖先崇拜’等概念成熟后,这种神圣之地,理应就有了。

哪怕连现代定义的‘文明’都还没有,还是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建立明堂了。

这个文化,从未断绝,一直流传。历朝历代,都有明堂,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哪怕是清朝都有。最后一次祭天大典,是袁大头……

也就是说,我们有几千年的信仰‘天’,‘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