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水浒新秩序 > 第五十章 父子同命

第五十章 父子同命(2 / 7)

,赵顼只能壮士断腕,把江山托付给被后世誉为“女中尧舜”的母后高滔滔,以政治妥协换取旧党对自己血脉的支持。

从这点上讲,哲宗皇帝赵煦亲政前,司马光等人主持朝政实行“元佑更化”,对新党进行清算,其实是提前得到了新党缔造者神宗皇帝的默许。

新党当政时,旧党攻击新党祸国殃民,轮到后者当政时,就全盘否定新党之政,把熙丰变法后原本还有些起色的大宋折腾得一塌糊涂。

甚至不惜割让“元丰西征”血战取得的领土给夏国也要抹黑新党。

旧党如此倒行逆施,自然大失人心所望。

可以说,哲宗皇帝亲政后能够借“绍圣绍述”之名重新启用已经被打倒的新党,完全是旧党自己胡作非为逼出来的。

新党再次主政后以同样的手段清算旧党,也是后者肆意破坏朝廷规矩在先遭到的反噬而已。

不过,在大宋百年国运面前,新旧两党的恩怨纠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宋内部的政治斗争从这以后便彻底失去控制,朝堂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人联想到不死不休的政争。

如今国难当头,李纲联合吴敏等人豁出性命将教主道君皇帝赵佶赶下皇位,又竭力扶皇太子赵桓登基,并一力主张皇帝御驾亲征坚决抗同。

其人行事如此激烈,自是牵动所有朝臣的敏感神经。

也许李纲并没有私心,只想尽好刚直之臣的义务,以挽救即将覆亡的大宋王朝。

但在其他朝臣看来,其人此举就是旧人下新人上的老把戏,和大宋以往的屡次朝堂争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不过现下时机巧妙才披上了救亡图存的光鲜外皮,而要被打倒的对象因害怕外敌主动放弃朝廷逃离国都,才给了李纲这等莽夫成功的机会。

刚而易折,莽撞之人注定成不了什么大事。

但李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