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差价不大,而半遮面走的是‘小而精’的雅致路线,一壶桃花饮就足够寻常人家买一斗米了。
那些茶客们往往也是奔着宋引章每天三曲的琵琶而来,若非如此,仅凭三娘的果子和她的茶点如何能卖得其他茶坊好几倍的差价??
倒也还算明智。
司藤淡淡的扫了赵盼儿一眼,目光看向茶行的二十七掌柜,“若是诸位还有顾虑,我们同福茶楼除了《西厢记》之外,戏班还有《牡丹亭》《长生殿》《汉宫秋》许多戏文,都将由‘宋娘子’协助配乐,届时都可与诸位分享。”
司藤言辞如剑,向来怼人无敌。
这话一出,可谓杀人诛心。
众人一听,不由面面相觑,表情古怪的瞥了赵盼儿一眼,茶行为首的胡掌柜试探道:“宋娘子?可是教坊司琵琶色教头、半遮面的那位宋娘子?”
“不错。”司藤微微颔首,“赵娘子亦是我们戏班乐师教习,《铡美案》和《西厢记》的曲谱配乐亦是由她协助完成。”
听到这里,众人哪还有半点迟疑,争先恐后答应与同福茶楼合作,生怕慢了一步就会错过机会。
赵盼儿和孙三娘无奈对视,嘴角满是难言的苦涩。
虽然她们‘赵氏茶铺’最先开业,但在此之前,宋引章早就受邀和周寂司藤他们合作开店,以乐师教习身份,分得一成干股。
只是因为戏班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磨合、排练,所以同福茶楼开业才比她们晚了一些。
更重要的一点是:
半遮面依仗的是宋引章的名气,一旦她脱去贱籍,没有了教坊司的光环加身。
平日那些追捧她的文人墨客就会毫不犹豫的追捧新的‘花魁’,开始新一轮的‘追星游戏’。
同福茶楼需要的是宋引章这个人。
偏激点说,只要戏文足够精彩,可以相隔百年、千年,历经朝代更迭,时代变幻,直到七百二十年以后,也能被后世之人铭记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