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类似黑科技一般的做法,在电推进发动机中还有不少。
.......
日子一天一天的在过去,数控室中加工完成的零件被韩元在无尘工作室中一点一点的组装起来。
忙碌了大半个月,电磁型推进系统的大致外貌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坐落在组装架上的电磁型推进发动机就像一个圆形的石墩一样,上面缠绕着大大小小的管道。
大的管道比韩元手腕还粗,小的只有小尾指大小。
这些管道有些是冷却系统,有些是工质输入管道、有些是控制系统。
大大小小的管道犹如老藤缠树一样固定在电磁推进发动机表面,看起来缭乱至极。
这些管道缠绕在主体表面,导致前段部分看起来比尾部还要大上一圈。
这种设计,至少在当前人类设计的各种航天、航空发动机中都找不到类似的。
不过在韩元的讲解下,这种设计却给各国航天发动机方面的专家带来了不少的启发。
.........
和电推进发动机不同,电磁型推进系统即便是组装起来了也暂时无法测试。
因为还缺少其他的条件。
工质、液氢冷却剂、控制程序等东西。
工质的话,电磁型推进系统使用依旧是人类各国目前电推进发动机上使用的工质‘氙’。
它并没有像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一样,使用空气代替氙作为工质。
ps,这也是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牛逼的地方之一。
氙以其易电离、离子重和对飞行器比较友好等特点成为了电推进系统中的优质工质。
目前人类基本找不到其他工质替代氙。
即便是使用氙的近亲‘氪’来代替,其推进效率也会骤降百分之十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