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 第三百二十五章:历法与历史

第三百二十五章:历法与历史(4 / 6)

字,大王可称皇帝。’

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皇帝这个称号。

这就说明,在古代,起码在秦朝的时候,那一辈的古人是知道有三皇五帝存在的。

既然知道有三皇五帝的存在,继而可以推定,古人一样知道在三皇五帝之后确实存在过夏商两个朝代,也确实存在周公定礼这件事。

这些事当然不能是信口胡诌,得是有历史考证、文献记载的。

什么书?

《竹书纪年》或者叫《汲冢纪年》。

这份史献就清晰的记载了从黄帝诞生到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时期。

有《汲冢纪年》的存在,我们可以以此来推定起码在秦朝的时候,一定也有其他的史料文献来佐证过三皇五帝的存在和夏商王朝的存在。

只是后来失传了。

失传的原因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结果确实是失传了。

唯一保留下来的,只有这份《汲冢纪年》或者更改过的《竹书纪年》。

但是自《汲冢纪年》出土开始,历朝历代从来没有承认过《汲冢纪年》的正统性。

在缺少其他远古史料文献的情况下,又否认《汲冢纪年》的正统性,那不就相当于自行驳斥上古时期的历史存在真实性。

当时的晋朝为什么不承认《汲冢纪年》的正统性,后代王朝为什么也一样不承认。

因为《汲冢纪年》是春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那个时间,儒家还没有做华夏文明的老大呢。

百家争鸣,文人吵架,难免会互相抨击诋毁。

因此《汲冢纪年》中,可没为儒家或者儒学思想说好话,甚至难听点说吧。

就差直接骂儒家不是个东西了!

你看,尴尬不。

晋朝是士儒门阀的天下,这本书能有‘正统性’就奇怪了。

儒家的上古历史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