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移动到别的场所的主题,以及「打掉小孩」的主题组织小说。我认为这个做法让作品的深度大为增加。在作品中采用这种设定的,只有乙一先生。
那么其他作品如何呢?北山先生的「心灵最后的距离」一文,在设定上是我喜欢的推理小说类型,所以我兴致勃勃地读完了。不过我认为它并没有完全表现出「上京」这个主题。这部作品不是「上京」,而是停在「无法到达某个地方」这种抽象的思想上。并未积极地将东京的印象,或是「上京」造成的人际关系变化写入作品中。小说的开头及结尾皆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蔷薇,那部分的描写若再广一些会更好。再者,可惜「心」或「忆」这种印象深刻的人名,并未显出太大的效果。我认为「心灵最后的距离」这个主题,隐含着人与人本质上的距离之意。北山先生以一再死于电车上这个主题,搭配即便是很亲近的人,也绝对无法触及他人内心的主题做描述。虽然「心」和「忆(=记忆)」的名字与主题相呼应,我希望能再写得更深入一点。
接下来是佐藤先生的作品,我不太能认同。首先他并没有采用「上京」这个主题。文中也有多处利用文体掩饰的部分。就作品来看,虽然有趣的部分不少,也能理解只要看过佐藤先生以往的作品应该会被打动,不过我认为并不符合本次竞作架构。我原本很期待佐藤先生的作品,实在可惜。
泷本先生的作品让我看得很开心。从自我意识的方向不停地叙述「两人关系的烦恼」,无法走到「你我关系」的外侧,假借突发性暴力描写那份焦躁我认为这是泷本先生的小说的基调。本次作品中也有清楚地呈现出来。不过,那种主题同时也是弱点,与乙一先生提出的「上京=堕落」这个答案的深度相比,显得有些表面。举例来说,即便泷本先生的作品中,确实有男女两人从外县市到东京,然而移动并未带给他们什么。他们仍然一再抱着类似「我们能够非凡吗?」的相同烦恼。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