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打算临阵换将。而李德林以一介书生的身份,建议杨坚不要更换将领,而是派遣监军,这可是一个有风险的提案,而杨坚居然能够信任有加,不折不扣地采纳他的意见,这需要怎样的判断力和胸怀!
而事实上,被指控的三位将军最后都在战场上立了大功,特别是崔弘度,算是亲手斩获了尉迟迥。这是杨坚纳谏结出的善果,当然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统战。对谁统战?杨坚统战的最经典范例就是怀柔李穆了,而且,通过李穆,又怀柔了一大批北周元老,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
确实,论军功,杨坚可能不及三位总管,但是,他当领导人的素质却远胜于三位总管。当年刘邦说得好:“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说,在营帐里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战胜敌人,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发饷馈赠,使粮道不得断绝,我比不上萧何;联结百万士兵,凡作战就能胜利,凡攻击就能取得城池,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所以才能取得天下啊!
这段话不仅是刘邦的写照,也是杨坚的写照,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事者的共同写照。换言之,两方面的素质差异已经决定了杨坚的优势。
第二,除了领导能力占有优势之外,杨坚方面还具备政治优势,而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尉迟迥、王谦和司马消难说杨坚谋权篡位,而他们则是要匡扶周室,但是,那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不足以号令天下;而杨坚说这些人是叛臣,一定要剿灭,那可是打着皇帝的名号说的。臣子和皇帝谁说话管用?当然是皇帝,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重要力量。事实上,李穆等老臣最终决定投靠杨坚,和这种政治态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