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到兵败自杀,一共才六十八天。
尉迟迥本来是三方叛乱的主力,他失败后,司马消难和王谦也就大势已去了。大象二年(580)八月二十七日,就在平定尉迟迥十天之后,王谊率军开到了司马消难的老巢郧州,司马消难连夜逃难,投降了江南的陈朝;又过了两个月,十月二十六日,梁睿率领大军逼进成都,蜀州总管王谦被杀。
至此,三方叛乱全部平定。三方叛乱可是隋朝开国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是,从六月十日尉迟迥起兵,到十月二十六日王谦被杀,一共才维持了四个半月,若以主力尉迟迥来算,只有短短的六十八天。
二、胜利原因
三总管本来都是实力派人物,为什么他们的败亡会如此迅速?有三点原因。
第一,三位总管外强中干,而杨坚确实精明强干。尉迟迥等人确实都拥兵自重,是实权派人物,但是王谦本来就以庸懦著称,而司马消难则是文士出身,在军事方面并不见长。唯一军事经验丰富的尉迟迥当时已经年过七十,无论是在智力还是体力方面都过了黄金时期。
另外,尉迟迥虽然军力强大,但却缺少得力的参谋。据史书记载,他的主要谋士崔达拏是一个白衣秀士,只会纸上谈兵,这样的高参当然没法给尉迟迥更多的帮助。
反观杨坚这边就不一样了。杨坚在这场战争中,得了三个满分。
第一个满分是用人。
第二个满分是纳谏。
第三个满分是统战。
先看用人。杨坚用了什么人?武有韦孝宽,文有高颎。这两个人可都是一时之选,韦孝宽沉稳善断,高颎文武双全,有这样的将军和谋士,没有打不赢的仗。所以说杨坚在用人上可以打一百分。
再看纳谏。杨坚最有价值的一次纳谏,是接受了李德林的建议。当时前线战场上传来了将军有二心的消息,杨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