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149 袁绍东拜右将军

149 袁绍东拜右将军(3 / 6)

刘陀没有一点龙子龙孙的傲气,对荀贞的态度非常的恭谨,还礼说道:“将军迁治到兖,路经鄙邑,小王忝为地主,自当恭迎。”

“鄙邑”的这个“邑”,刘佗说的是“食邑”的意思。

本朝对诸侯王的管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多不就国,久居京师,一个是比前代更严,“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禁”。刘佗倒是就国了,但任城国虽是他的封国,郡中的政务他不得参与,每年按比例收些租赋罢了,故他以食邑而自称任城。

荀贞说道:“大王千金之躯,怎好劳烦!”

刘佗说道:“要非将军,小王不知今日何日矣!任城之乱弭,小王之有今日,全是靠的将军。今将军车驾到任城,小王候迎,理所当然。”

刘佗说的这些,还真不全是客气话。

汉室的诸侯王有很多,黄巾乱起以来,这些诸侯王的命运各有不同。

就国的诸王,或有死於乱中,为黄巾所害者;或有如下邳愍王刘意、常山王刘嵩,安平王刘续等,被黄巾劫持者;或亦有极少数如陈王刘宠这样,起兵御乱,并尝参与讨董,俨然曾为一方之诸侯者。至於居住在洛阳的那些,有的死在了乱中,没死在乱中的,则都经历了董卓迁都长安的提心吊胆,迁到长安以后,远的不提,只说去年大旱,天子尚且衣食不足,况乎彼等诸侯王?饿肚子的不在少数。

却这任城国,多亏了荀贞,击败曹操、平定兖州黄巾,较以别地的乱局,算是安定下来较早的一个郡,刘佗现在的日子比起大部分的诸侯王,自然而然地也就强得多。

见礼罢了,荀攸、乐进、荀悦等等,上前与荀贞说话。

时已入夜,尽管早春,天气犹寒,荀攸诸人从上午等到现下,早就是个个冻得面颊通红,有的鼻涕横流,荀贞就笑道:“咱们别在这里说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