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最风流 > 73 众议讨董能行否 首事忠云连薛礼

73 众议讨董能行否 首事忠云连薛礼(5 / 8)

给自己面子,但为何却也不得不忍下这口气?不就是因为把他看做了袁党的骨干,实际上是忌惮他背后的袁绍?

就如戏志才、荀攸等人和荀贞的命运现已是休戚相关,荀贞和袁绍的命运也早已是休戚相关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在颍阴荀氏有多年未曾有人出仕朝中、地方,政治影响力大不如前的这个背/景下,荀贞现阶段更是需要依靠袁绍、曹操等袁党的这些人。

事实上,不但荀贞如此,如曹操、张邈等也是如此。

袁绍谋诛宦官、和董卓争斗,这些事情都有曹操、张邈等的参与,他们涉入太深,现在就算想抽身在外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故此,袁绍一起兵,曹操、张邈等尽皆响应。

放下荀贞是个穿越者的身份不说,也放下荀贞的本意本来就是要响应起兵不说,只从眼下这个客观的形势来分析,即使荀贞现下不愿意响应袁绍,他也不得不响应。

荀攸对戏志才的这句话是非常赞成的。

荀攸顾盼席上诸人,补充说道:“今之局势虽较往日已有大不同,然袁本初世代公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是董卓远不能相比的。袁本初今其若举旗一呼,纵应者不多,以我度来,也至少应该会有冀、兖、豫诸州影从,而余下之州郡地方即使不应袁本初,谅也不会相助董卓,至多是‘坐望’而已。如此计来:董卓虽据八关之险、拥十万之众,可他所占者,现今也不过只是洛阳一地,以洛阳一地而对冀、兖、豫诸州,袁本初获胜固不易,落败却也不会。”

刘备插口问道:“君言:‘袁本初今其若举旗一呼,纵应者不多,也至少应该会有冀、兖、豫诸州影从’。此话怎讲?君缘何而断定这几个州会响应影从?”

荀攸笑道:“玄德不知乎?兖州刺史刘公山年少时即与袁本初、曹孟德结交,素来亲好,袁本初起兵,刘公山必会响应。豫州刺史孔公绪,陈留人也,家邻汝南,与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