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芈月传 > 第1章 序章 2

第1章 序章 2(3 / 5)

于秦始皇陵的研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陈景元几乎查阅了所有已出版的兵马俑的资料,就连兵马俑博物馆内部的论文集他也一篇都不落地研究了。

终于,陈景元又发现了几条有利的证据。

陈景元认为,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秦俑似乎落后于秦始皇的时代,它看上去更像是更早一点的文物。

在兵马俑的一号坑和二号坑中,大量的步卒围绕着战车排成一列列整齐的大小方阵,陈景元从而做出判断,战车是这支部队的主力,是主要的作战方式。

然而,自殷周以来,直至春秋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车战的弱点也逐渐地暴露出来:在两军作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备前则后寡,备左则右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相互之间不能救援的危险状况。那么,作为一名富有作战经验的统治者,秦始皇还会在交战时大量使用已经落后了的战车吗?

陈景元指出,秦始皇当政以后,征战四方,统一六国,连年的战争迫使他对军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他大量采用骑兵和步兵相配合,使之更加轻便,易于作战。从这点判断,兵马俑坑中的那支以战车为主力的部队应该不是秦始皇的军队,它的年代肯定更早一些。

对于陈景元的这个推断,袁仲一教授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他认为,不能因为俑坑中出现了战车就否定它属于秦始皇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说秦国取缔了战车,作战时完全倚靠步兵和骑兵。战车虽然有它的局限,但是在两军交战时,战车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和冲击力的优势是步兵和骑兵无法比拟的。兵马俑坑的军阵,正是战车、骑兵和步兵有机组合的典范。

陈景元显然并不同意袁仲一教授的这个解释,因为他又指出了俑坑中的另一个疑点。

陈景元认为,兵马俑坑中发现了很多笨重的青铜材质的兵器。虽然青铜兵器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