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姐啼笑皆非。
“怎么,”我问,“没朋友可做?”
“如果你替别家写,当心你的皮肉。”
“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我发誓。
“张煦伤不伤心?”她旁敲侧击。
“不告诉你,不然你一篇‘据悉……’,又是三万字。”
她忍不住以粗话骂我。
“太没修养了。”我说。
“如果我下毒咒不写出来呢?”
“你可以再说给别人听,叫别人写,世上没有‘我告诉你,你别告诉人听’这件事,一个人知道,即人人知道,我是绝对不冒这个险的。”
“像你做人这么当心,有什么快乐?”
“你做人这么不当心,难道又很快乐?”
“真说不过你的一张快嘴。”她不悦。
“那不过是因为我不受你利用,你就不高兴。”
“好了好了,我们别反目成仇,反正将来受罪的是杨寿林,不是我。一块儿吃饭去。”
晚饭当儿,她问我小说写得怎么样。
“没开始,十划都没有一撇。”我说。
“什么样的故事?”
“一个二十年代在上海出生的女作家的故事。”
“呵,影射小说,更下流了,未得人家同意而写人家的故事。”
我白她一眼,“一个人出名到一定程度,他的名字便是大家的,既是公众人物,有何不可?”
“真是狡辩,说来听听。”她呵呵大笑。
我也觉得不妥,可写的故事那么多,有本事就虚构一个。
“况且关于二十年代的上海,你知道什么?这么热心写你不熟的题材,当心变成闭门造车,一个个字硬凑在一起,非常造作矫情,一开头就写坏了,以后变僵尸了,没有生气。”
我很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