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泄气。
“豁达一点,”她说,“有时候弄巧反拙。”
我不响,手臂枕在头下。
“你老给我一种不必睡不必吃的感觉。”
我朝她笑一笑。
“最近在练习白天活动?”
我点点头。
“这是好现象。”她说,“童年时的不快,也最好忘记它。”
如果能够忘记,就不会在噩梦中看见母亲。
“你愿意申诉童年的不快?”
“你不知道我的事?”我问。
“我这个人没有好奇心,你说多少,我知多少。”
我很钦佩。
朱二也是个不问不讲的人。
我忽然红了脸。
怕明察秋毫的周博士看出来,别转面孔。
“令堂可是葬在本市?”周博士说。
“不。她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世,事隔良久,我才辗转得到消息。”
残忍的婶婶得意非凡地把我拉至一旁,留神地盯着我表情,告诉我:“你妈死了,死在外国,那男人抛弃她,听说她是吃了药死的。”
她们恨她,也连带恨她的女儿,没有几个成年人,会得顾住儿童弱小的心灵。
我再小也知道这些大人的意图。只是淡淡地。
她们诧异,又说:“这孩子,倒是真像她母亲,全无亲情,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听见妈死了,一滴眼泪也没流。”
连带我也恨母亲,因为她不争气,连累我折堕,抬不起头来。
在心底下,很深很深的一角,婶母们妒忌母亲有私奔的机会。到底是难得的,有男人肯诱她走,结局如何,已不重要。总比她们好,叔伯一直把妻子当旧家私,任由发霉变型,他们用不着,由得她们丢在那里随岁月黯淡,旁的男人自然更不会去看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