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上真正的主角,它们包括细菌、古菌、病毒以及很多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真核生物。如果有先进的外星球物种降临到地球上,并以哪些生物构成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体为基础,编撰一部生物百科全书的话,那么其中大部分内容会介绍肉眼不可见的世界和原核生物。被我们一般认为是全部生物的真核生物只用薄薄几卷就可以被介绍完。不管怎样,人类在动物卷里最多占一个注脚,一个显眼的注脚,仅此而已。
描绘全球微生物多样性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仅以病毒为例,我们就能感受到未知世界有多大。一般认为每一个细胞生物是至少一种病毒的宿主。基本上只要生物有细胞,就能携带病毒。每一个藻类、细菌、植物、昆虫、哺乳动物都是如此。病毒栖息在一个肉眼完全看不到的世界里。
哪怕每个细胞生物物种身上只寄居一个特定的病毒,病毒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上已知生命形式中最为多样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细胞生物身上,寄居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病毒。在海洋里、陆地上、地底深处,病毒随处可见。
已知病毒中最大的是600纳米长的米米病毒(Mimivirus),用肉眼仍然看不见。但世界上病毒的绝对数量之大,令人印象深刻。1989年,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的奥伊文·伯格(Oivind Bergh)及其同仁发表了一篇具有开创性的论文。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计算病毒数量,结果在每毫升海水中共找到2.5亿个病毒颗粒。对地球上病毒生物量更为全面的测量结果,更大得令人难以想象。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地球上所有病毒头尾相连排成一列,那么这一病毒链的长度估计将达到2亿光年,大大超出了银河系的边缘。虽然人们经常视病毒为讨厌的刺激因素或者疫病,但实际上病毒所扮演的角色和施加的影响,远超出我们过去的了解——这是一个科学家刚刚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