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波动范围可能在±2000,这样出来的图像就非常的“炸毛”。
因此,研究者们通常会对测试出来的pl图片,用origin软件进行smooth处理,使得每个点的波动不那么大,看上去是一根较为光滑的曲线。
这里的smooth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因为经过这个smooth操作后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和结论,也就是说pl出现波动,是仪器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因为材料本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波动性大。
换言之,如果有非常好的机器,这个数据的波动就会被消除。
不然,如果数据波动就是材料本身的特性,那就不是smooth,而是在篡改实验数据了。
许秋的pl图片确实是经过smooth处理的,主要是魏兴思要求的,因为魏老师看这种“炸毛”曲线会非常的难受。
不同人的想法也不同,有些人会觉得原始的数据比较好,比如直接把原始数据往origin软件里导入,然后用plot(绘图)功能,直接出图,不进行修改就直接放在文章中。
而魏兴思认为这种是懒人的行为,他比较追求图片统一、看起来好看,因此严格规定了课题组发表文章中所有图片都要一致。
包括:线条的粗细,标度尺下方文字的大小,图例的大小,图例不能带边框等等要求。
对一些可以smooth的图像进行smooth操作也是其中的要求之一。
许秋决定采纳审稿人的这条意见,把他smooth的条件列出来。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针对于原始数据的再加工操作,确实应该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但因为pl数据的smooth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而且作为行业潜规则大家都知道这种操作,所以平常有的人会列,有的人不会列。
审稿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