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敢多言。只是架子并不能代替口才和胆略,黄恩彤的气势被马儒翰完全压住,谈判时,不仅一点便宜占不到,还被反过来多加了几条。
不过谈判总算又能正常起来了。谈判结束,回到城里的张喜便上吐下泻,连站都站不住,连日来的暑热、疲惫、抑郁、苦闷已让他的身体几乎支撑不住了。
心里放不下的还是谈判。耆英派人来询问病情,张喜回答说:“还没好,但可以支持,会参加接下来的几轮谈判。”
可是当张喜强撑着出席完新一轮谈判,回到城里后,却遭到了伊里布的责怪:“你不该出城!”
伊里布一边说脸上还带着怒气,令张喜莫名其妙。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第二天耆英发下话来,不准张喜再见英国人,就是黄恩彤的谈判,也不让张喜参与和知晓。这等于说,他已被一脚踢出了谈判圈,这里面从此没他什么事了。
直到英军从南京江面上撤走,伊里布才跟张喜解释,说耆英让他退出谈判,是怕他过于强硬,乃至于在谈判中误事。
这当然是连小孩子都不会相信的理由,伊里布本人也不信。要知道耆英曾多次警告张喜不要“孱头”,张喜甚至不得不在初次与英方接触时有所表演。更何况,张喜并非冒失鬼,没有人比他更懂得谈判中所要掌握的轻重火候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耆英是受了英方的欺骗,因为在重开谈判后,马儒翰让人交给耆英一个照会,上面纠正了“误会”,说:“所谓第二天早上你们不给回音,我们就要开战的说法,恐怕是误传,没有这个事。”有人就此说,耆英受骗后迁怒于张喜,才会勒令他出局。可这也完全是一个站不住脚的论断,毕竟那一轮谈判还有塔芬布等六人在场,耆英完全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真相,而马儒翰之所以改口,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为接下来的谈判营造一个和缓点的气氛而已。
真实的原因,张喜知道,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