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吏不敢再吊儿郎当,他们决定对英方条件“一概允准”,并派张喜连夜前去递送。
张喜很郁闷,他没有多大权力,尚在第一轮谈判时竭尽所能,把三千万“杀价”杀到了两千一百万。照他看来,既然是谈判,当然还可以继续“杀”,你们平时不是动不动就说国家经费不足吗,怎么千万银子,眼睛眨都不眨就答应下来啦?
当张喜提出这个疑问时,耆英回答:“此乃权宜之计,不得不然。”张喜无奈地叹息一声:“如果尽力攻剿,未必要花这么多钱的。”其实在他发出这声叹息的时候,同样心头没底,只是不甘心这么多银子白白流入外人囊中而已。
三大吏商量了一下,认为既然已经“一概允准”,这件事就有眉目了,上次谈判不是插了六个人吗?这次再多插一些,反正排着队等叙功保举的人多着呢。
眼看再不说点什么又将影响谈判,张喜急忙道:“诸位大人,时间紧迫,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此语一出,三大吏没一个高兴的。因为如此做法已是官场中通行的陋规,早就见惯不惯了,这个时候不保举身边的亲信左右,以后要“不得人心”的啊。
张喜也不管这些:“我是这样想的,办事的只管办事,保举的只管保举,到时事情办好了,甭管有没有跟我去谈判,全列在单子上好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话不能这样直白地说出来,尤其是从官僚之口。三大吏全装聋作哑,就像没听到一样,当然他们后来无一例外都照着做了。
在新组的谈判团队中,大部分都是无用的摆设,除了耆英加派的一个叫黄恩彤的官员,他是当天的正式谈判代表。当然,如果不跟着张喜,他也没胆量参加谈判。
1842年8月14日上午,中英双方在镇海寺举行第三轮谈判。这一轮主要由黄恩彤出面与马儒翰会谈。黄恩彤架子不小,从始至终都没招呼张喜坐下,一直站着的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