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 > 难得的机会

难得的机会(1 / 4)

蒋、张北平密谈,曾引起阎锡山的百般猜忌,并成为他怂恿西北军发动反蒋战争的诱因之一。可是事实上,在这之前,阎、张就已经有过秘密接触。

在阎、张接触中,张学良并没有亲自跟阎锡山面谈,他派的是代表。张学良通过代表传话,说他年轻无知,对关内事不知该如何应付,而阎锡山是他的父执(父亲的朋友),所以请求阎锡山对他进行指导。

这分明就是反蒋的表示,只是没有明言而已。

自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一直持“拥护中央统一”政策,没有参与过任何一次以反蒋为目的的军事行动。他与蒋介石之间发生的龃龉主要来自“中东路事件”。

自1929年夏季开始,中苏因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启衅之初,蒋介石为了表示对张学良的支持,允诺可出兵十万,拨付军费数百万,这使张学良下决心对苏联采取了强硬态度,之后东北军便与苏军在东北边境展开了一系列军事冲突,史称中苏同江之战。

蒋介石曾答应援助张学良,可是因为中途发生了蒋冯战争,使得他无暇再兼顾东北,致使一兵未出,一文未拨。东北军独立与苏军作战数月,终遭惨败,张学良被迫派代表与苏方签订了“伯力协定”。

“伯力协定”不仅使得中东路的控制权重回苏军之手,而且还把黑瞎子岛割让了出去,内容甫一公布,就被舆论认为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由于“伯力协定”只是东北政府的单方面行为,事前并未得到过南京中央政府的许可,所以张学良派代表莫德惠晋谒蒋介石,要求中央在对苏外交上进行授权,实际就是希望南京政府尽快对该条约予以承认。

蒋介石在骨子里是一个民族意识极强的人,而且又自居为全国领袖,哪肯为此背负骂名,莫德惠便“以统一问题相威胁”。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莫德惠见识不明,称就算南京政府授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