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心理让决策者忽略了对个体的重视。
甚至每个个体本身都在自我轻视。
隐患悄无声息铺开。
人们忽略了一件事。
总让群体完全凌驾于个体之上,会压制个体的成长高度。
当面对需要极致个体能力,人类过去建立的技术优势因为对方的突变而荡然无存的状况时,便会抓瞎。
以水晶水熊虫为例,假定水熊虫在某个阈值之下的打击中都具备不死不灭的能力,那么牺牲再多的个体都是白白送死。
可能最后所有人都死光了,也依然没找到将其击溃的方法,那么人类便不得不通过制造超巨型碎灭弹来换取同归于尽。
这样的结果只是双输,没有赢家,没人想要。
“执行童玲队长的决策,只预热引擎,等待前方战报。各位,拜托了,试着击溃对方。”
秦光用了一秒钟来读完指导信息,再用了零点五秒做出决策与下达命令。
其他队长虽有不解,但却不会过多过问,而是迅速调整思路,准备执行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计划——在三十秒内彻底击溃水晶水熊虫,并顺利返回舰队。
“执行a计划,超量饱和攻击测试。”
零点六秒后,数百台装甲同时瞄准一点,开启饱和式集中攻击。
爆破与爆破的威力叠加并非简单的加法,而是呈线性衰减的乘法。
数百台装甲同时攻击一点制造的爆破强度是刚才山蜈单人行动的无数倍,已经赶上主战舰的主炮轰击。
三秒后,爆炸余烬稍微散开,复合探测器恢复效能,然后叹息声此起彼伏。
被集中轰击的水熊虫体型更膨胀了一圈,长度达到数公里,体表外泛动着暗沉辉光,但前进的速度依然稳定,根本毫发无伤。
很显然,饱和攻击宣告失败,没能突破水晶水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