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237章:金榜题名(求月票)

第237章:金榜题名(求月票)(3 / 5)

,虽然还欠一点火候,但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许敬宗第二、韩术第三、马绩第四、张宣第五、盖文达第六……准备张榜公布”

“喏!”

杨侗随即向房玄龄说道:“玄龄,我不想再等了,我要立刻见到杜如晦!但今天是张榜之日,几万名考生在宫外等着,我现在出宫的话,肯定引起骚乱。你马上到外面把杜如晦接进宫中!”

“诺!”房玄龄立刻施了一礼,兴奋的转身冲了出去。

房玄龄不仅是为好友取得好成绩高兴,也是为大隋多了一名王佐之才、为自己能够和知己并肩作战而高兴。

望着激动难耐的杨侗,杨恭仁面色一凝,低声提醒道:“殿下,杜如晦的策略虽好,但切莫急功近利、妄自尊大。”

古汉时期,王莽改制的失败,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

虽说王莽改制失败的缘由很多,但‘朝令夕改’绝对是一个大祸根。

他登基一两年时间里,先行土改,继而禁止奴婢买卖,然后改币。

这些政策本来是利于百姓之举措,可他制定之时缺乏深思熟虑、思虑不周!在执行过程中一旦推行不利,他马上变更,有的甚至改了四五次以后,最终却变回原样。

如此朝令夕改,只会令官员百姓不知所从,而王莽还意犹未尽,继续“深化改革”,改官名、改地名、一个地方甚至改上四五次,弄得人人搞不清东南西北,最后朝廷公文提到地名时都不得不一一附上原地名,否则大家都看不明白。

杨恭仁就是出此考虑,才如此点醒。

杨侗一愣过后,随即明白的点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