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如此大才,我自愧不如。”杨恭仁一脸惊叹。
每个人的地位不一样,看问题也不同。
杨恭仁是大隋的大‘管家’,看问题的眼光魏征、刘政会这些尚书深远、宽广。
杨侗点了点头,杜如晦真的很厉害,所言之事,几乎看穿了未来十几年的格局。
不是说魏征、刘政会不如杨恭仁,而是在其位谋其职
“不错,前些日子交流之时,克明就根据我大隋制度,提出了这些想法,但那时还远不够完善。现在看来,克明已经是智珠在握,他将自己这些年来的辛苦钻研,通通献给殿下,足见他对殿下是何等的重视。”房玄龄认真的说道:“杜如晦聪慧明达,见多识广,是辅佐帝王的王佐之才!请殿下务必重视。”
“我明白!”杨侗这时微微一笑,“不过玄龄你也不差啊。昔日平吏部侍郎高考基说你:‘襟怀坦荡刚柔相济、为人谦恭礼让;身怀奇志、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如此气字者少见,以后一定成为一代伟器’。如今看来,高孝基确实慧眼独具。”
“过誉了!”房玄龄连连谦虚。
“如果不那么怕老婆就完美了!”杨师道在一旁取笑
“……”房玄龄脸色大黑,差点吐血。
杨侗笑道:“人无完人,别老是拿别人的缺陷说事儿!大不了,送十几二十个美女给玄龄便是了!”
“殿下,你还是杀了我吧!”房玄龄欲哭无泪。
众人狂笑!
“杜如晦的策论以我大隋的制度为基,提出了独到见解,格局宏伟,诗赋也是上佳之作,尤其是他的书法写得极好,颇有大家风范,我以为状元非他莫属。”杨侗点了杜如晦为第一名。
众人一一观看考卷,略过内容,单看书法时,才发现杜如晦果然写了一手好字,笔法温润秀劲,却又沉著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