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在淮安城了。
连凤丫沉默了,却问老太傅:
“先生这么肯定,竹心他能过了童生试?”竟然是直接问,童生试后,如何如何,就没想过,过不了童生试,一切都是枉然?
“老夫自己的学生,他能。”老太傅脸上有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骄傲。
连凤丫心内却是一阵撞击……居然是如此的肯定啊。
“先生心里可已有打算?”她不信,这老先生心里没有其他打算。
老太傅看了对面女子一眼,终于沉吟道:
“入国子监,固然是一个好的出路。
以老夫的私心,想那小子一步一步走,国子监中不乏好的夫子先生,却也复杂。”
话到此,连凤丫心中明了了,所谓的国子监中也复杂,指的恐怕是国子监里藏着各方势力,各种站队。
有皇亲贵胄,有世家贵族,有权势官员,像连竹心这样寻常背景的老百姓,想要在国子监中站稳脚,只怕必须得站队。
但这小子偏偏又是当朝老太傅的亲传弟子,身份又着实敏感,最好的办法是,不入国子监。
“民妇同先生想的一样。”连凤丫点头施一礼:“先生考虑周全。”
闻老太傅见面前女子,果然不是装模作样,她却是理会了他的意图,心中又升好感:
“回去吧。”他道,转身时,扫一眼那水车:
“这水车,也是大地春回兴兴向荣的一物。”
连凤丫撑着伞,没有应答,一老一少,又顺着来时的路,踩着脚下青石砖的小路,往回走去。
三月里
连凤丫城郊的庄子,大约是造好了。
“大娘子,庄子里已有七十二人。
成人五十二,其中男人二十一人,女人三十一人。
孩童二十人,男童九人,女童十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