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在九几年“抓大放小”、“卖光”的时候,许多挂靠集体的厂子都实现了私有化。
没办法,私营业主都不是省油的灯,跟集体合作后也是牢牢抓住销售渠道。
厂里的主要负责人都沾亲带故,或者是利益关系。
集体不象征性收些钱把厂子还给人家,最后恐怕是鸡飞蛋打。
因为人家不干了,生产瘫痪,产品卖不出去,货款要不回来,本来运转正常的厂子忽然间就不赚钱,成为了包袱。
在九四年,三水县不少单位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大搞政企分开,镇办集体占股不控股,不干预企业的经营。
这才遏制住了私营业主跟集体分道扬镳,又开始了新的合作。
总而言之没有垄断经营的牛逼,公家要办好一个小企业真的不太容易,如饭店、服装厂、金属制品加工厂等等,都难以生存。
归根到底还是个利益问题。
不是自己的没人心疼,效率肯定上不去,当然竞争不过人家。
大企业还好,有国家支持,有大资本参与,也是由于体量大,不太容易被撼动。
遭遇红灯不能停滞不前,绕道而行那是必须的。
否则雇佣八个人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会束缚住手脚,导致错过最容易发展的十年,一直到伟人九二年南巡讲话后才步入正轨。
因此跟集体合作迫在眉睫,因为扩张后的“事竟成饭店”雇佣八个人也不够啊!
从沪城回家后的第三天就开学了,接近一个月没见面的沈晓蓉貌似又长大了不少,有了点凹凸有致的趋势。
中午放学时,黄瀚叫住她,小姑娘又长了一岁,多了几分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娇美。
“黄瀚,我听说你刚刚从沪城回来,对不对呀?”
“是啊!我给你带了礼物呢,你戴戴看,大小合适不?”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