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声望。
这样的人,相当于有不死金牌附身,别说是太子的那群臣子,就是太子成为皇帝后,都得表面上恭敬有加。
这个跟后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道理,名誉附身,那是有很大的便利的。
但是,要怎么才能名扬天下呢?
柳铭淇刚才不是正准备来“教育”寿王吗?
他忽然就想到了,如果自己把寿王这种顽劣不堪的小子,教导成一个彬彬有礼又博学多才的人,岂不是就更加证明自己的本事?
再通过寿王,传递出自己的一些“作品”,岂不是比格更高,全天下都敬服?
所以才有了柳铭淇的态度转变,并且开始教寿王知识的局面出现。
寿王可不晓得还有这一出。
他更不知道,这是自己千载难寻的造化。
柳铭淇这样的现代人,要是教他一些知识,他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就拿现在他写的这篇文章来说吧。
这篇文章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过,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却是鼎鼎有名。
他便是号称孔子之后,儒家唯二宗师之一的荀子代表作——《劝学》!
《劝学》有多么经典,这里面有多少发人深省的道理,柳铭淇这张嘴根本说不出来。
反正历代君王将相,学者大家,无不是推崇得不得了,认为完全可以当成学生们的启蒙书。
对于一个中国古文学爱好者来说,即便是《劝学》有洋洋洒洒几千字,你不去多看几十遍,不去背诵一下,简直是有愧。
柳铭淇前世是个学霸,又热爱历史和文学,高中的时候就反复背诵了几遍,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当然少年背诵的经典文章很多,还有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进学解》、苏轼的《留侯论》等等,他都能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