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玄幻必须死 > 477、去级取层

477、去级取层(3 / 7)

时代,才会有圣人出世来救世。

而绝圣弃智这句话,也要先如此来看。

追崇圣明和智慧,就会出现恶念与狡诈,能够得到圣明和智慧的人终究是少数,而拥有恶念与狡诈的人终究是多数。

因此。

绝圣弃智,方能民利百倍。

老子陈述社会的种种问题后,提出了“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种方案,又说这三种方案不足以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要解决根本,须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是懂的。

但他总是“惜字如金”,亦或者说,微言大义,说的越多,本意就越偏颇,所以,他不愿细说,尽量在将道的本意描述出来。

但后人能悟到几分?

阳明先生懂了,所以他说要“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格物。

“致良知”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一种修行方法。

因为致良知,才能懂得自我,才能明白广厦千间,睡不过六尺。家财万贯,食不过三餐。得而不求,惠而不费,故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心学是对,也应对到了这一部分。

然而……

心学更多的是“自我的修行”,在一个文明里,社会当中,民众修行的程度不够时,这点,就作用不显了,也是李岩和姚广孝所领悟到的那片空白。

在“天下为公”这个阶段。

需要一种道德体系,需要一个社会构造的答案,去填补这片空白。

答案也就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十二个字当中,可是,要如何去解?

…………………………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这十二个字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