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恭敬的问道,他认为姚广孝在看了他们的世界后,应该会有些感悟。
姚广孝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吴杨公学是在吸收了马列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核心便是‘天下为公’这四个字。”
“吴杨公学重视事功,以天下为己任,最注重平等二字。”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吴杨公学兴起之后,就绝非空话了,有些雷池,即便是天子也无法越过。”
“天下土地皆为公有,仅为了达成这一条,便流了不知道多少血。”
“均田免赋,金融归公,产业赎买……时年改革,丝毫不比那些共产之国做得差,是真正做到了天下为公,人尽其用。”
“但。”
“也只是一时之盛,自吴杨二公辞世,天下盛隆日久,疲态已经显露,人心正在漫散,较百年前已经相差远矣。”
“如今思来,吴杨公学的弊端在于过于重视事功,而忽略了立德、立言。”
“所以不能长久。”
李岩听罢,也相当赞成,曾经的中苏两国,不就是如此?只是大明要做的比他们更好一些,而且没有敌人罢了。
可是,要如何立德立言呢?
仅仅只缺了立德立言吗?
“还请国师赐教。”
李岩希望姚广孝讲得更多一些,姚广孝却摇摇头,说道:“谈不上赐教,因为我也不知道这番猜想是对是错。”
“道德经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或许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老子境界太高,许多言论都和“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一个逻辑,并非是因为有圣人才会有大盗,而是因为只有世道乱了,大盗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