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的脸面看得多重,直接暗指他们鼠目寸光,“你们整天脑子里想着制衡,制衡,国事就不重要了?
就算张昭不整训辽东军,以张昭总督五镇这个名分,这五镇的将官都可以和他牵扯上关系。底下的军官要投靠他,你们真拦的住?制衡不制衡很重要?
早点让他完成移民,开发二十万户在籍百姓,然后把他的将军印收回来,把他总督五镇军务的职权收回来,这才是正理。
现在辽东镇什么情况,你们没仔细的看张昭的奏章吗?真按照你们的方案处理,把辽东总兵郭令留在辽东,那么本部请问诸位,辽东的卫所改革、军制改革还要不要做?
刘东山建议郭令配合张昭,他会怎么配合?大明官场上的陋习,诸位难道真的一点都不知道?
张昭要废除辽阳诸卫所,触动辽东总兵郭令的根本利益。两人在辽东发生冲突结果是什么?势必会拖延辽东的改革。诸位制衡张昭的目的倒是达到了。
但在籍的二十万百姓何时才能到户部?辽东军的整训到底要不要做?难道,大明多添加数万精兵你们不愿意?
以本官看来,诸位是因去年的大胜有点飘然然。忘记草原上的鞑靼人,忘记南海的叛乱。大明当前的局势自然是一片大好,但能做的更好,为何不做?”
马文升这话说的非常公道。
当然,他这公道话之外,还有张昭附属送来的书信。
实话说,弘治朝真要论政治权谋,满朝大臣有一个算一个,排名第一的是谁?李东阳李阁老。排名第二的是谁?当今储相、翰林学士杨廷和。
次一档的人物不太好分。譬如刘瑾、刘健、谢迁、王恕、马文升、杨一清等人谁的权谋更厉害估计是众说纷纭。
这两位大佬那是公认的牛逼!
但是,张昭的私信并没有发给这两人,而是直接给和他从来没有私交的马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