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军中问题一大把,到处漏风,但是仗还打不打?
整天抱着个文臣的思维:镇之以静,休养生息。你不想打,人家鞑靼人可是年年要来抢东西的!
在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却不干活,光想着逃避战争、防御来得到和平。这能行?
要说困难,无论哪个年代哪个时期,军队建设都有困难。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几十万大军都是精锐。精锐部队肯定是少数。
比如,鹰酱横霸全球,军费富裕到采购一个咖啡杯用1280美元,他五大战区也不都是精锐吧?他真要都是精锐,还在我们海边晃什么,直接就上来了。
所以,军队中各部论装备、待遇肯定不是一碗水端平的。战斗力也是。刘大夏天天就知道摆烂。你好歹做点事啊!
比如:明朝的国情这么差,戚家军怎么练出来的?军费不是戚少保自掏腰包的吧?人家胡宗宪怎么就知道支持戚继光啊?张居正怎么知道啊?
所以说,刘大夏关于军队建设这一块根本就没有方针、政策。他还停留在“找茬”这个小朋友的阶段。没有一丁点的主观能动性。就是个垃圾!
占着茅坑不拉屎,还要扯后腿!
张昭骂他“尸位素餐”这还真是骂的太文雅了。
…
…
刘大夏一代名臣,当然是要脸的。给张昭喷一通,内心里怒火中烧。但保持着面色平静。
他讥讽的道:“张大人既然说的头头是道,那老夫这个兵部尚书你来做。”
当即,起身走到堂中,跪向弘治皇帝,免冠叩首,一脸悲愤的道:“臣年迈,请乞骸骨。”
一帮大臣静静的看着。
实话说,去年刘大夏和张昭交锋时,搞这种“以力胜之”的套路,大家还是很兴奋的。都知道“帝心方在夏”。
弘治十五年初,刘大夏被征召为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