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染色体的荧惑病毒—共生毒株,为了让人体可以长久供应能量,保证病毒自己可以活下去,病毒竟然主动在修补染色体的端粒长度。
在2号实验舱之中,一个模仿老年人的肉球,被注射了共生毒株。
在一旁的原子成像扫描图像中,那那对共生毒株染色体,不断地吸收着营养物质,然后将一些子体释放出来。
如同蠕虫的共生毒株子体,依附在其他正常染色体上,然后奇特的事情发生了,病毒在加速细胞分裂。
在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下,人体细胞仅仅30分钟不到,就完成了一次分裂。
老细胞和伪装染色体的共生毒株一起凋亡,而新细胞之中的那些“蠕虫共生毒株子体”,再次形成伪装染色体。
黄帆减少了营养物质的供应,将营养物质供应水平压低到正常人水平。
本来再一次复制出子体的伪装染色体,这一次却没有再加速体细胞分裂,而是释放出饥饿信息素,让肉球产生饥饿感,显然这些小东西想让肉球供应更多的营养物质。
只是黄帆没有空,因为他正在对比新细胞和老细胞的染色体端粒长度,两者果然出现了长度差异。
一般而言老细胞的端粒长度应该长于新细胞的,但是被病毒共生之后的细胞,却出现恰恰相反的情况。
新细胞的端粒长度明显长于老细胞。
将数据记录到数据库后,黄帆和几个研究员,再一次加大肉球的营养物质供应,肉球细胞在共生毒株的刺激下,不断的分裂新细胞,快速淘汰老细胞。
“不可思议!”其中一个研究员眼神炙热地赞叹道。
此时他们面前的半空中,在悬浮在虚拟显示屏,在虚拟显示屏上有两组染色体。
一组是23对,一组是24对。
23对的自然是肉球没有注射病毒之前的状态,24对则注射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