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酋的子侄少跑点路,在家门口念书,二来也便于元叹镇住南蛮豪帅。”
这同样是一个论资历论年纪本来还没资格当太守的人,只因为贫穷边远、太守人选资历可以低配,才轮得到。
另外顾雍本人是文官,还是毫无家族根基地异地千里做官,这就不担心顾雍在当地形成什么势力集团。
而所有蛮王的所有儿子都握在顾雍手上,在顾雍的学校里读书,学校有刘备的少量嫡系部队保护,这就进一步让蛮王不敢乱来,要是谁还敢造反,所有儿子都会被顾雍作为人质处决了。
不过顾雍走了之后,蔡邕在江州的“西南太学”也得换个教导主任了,糜威等刘备阵营的汉官子弟要另找名师教导。
安排了荀攸和顾雍后,李素也自己总结出了一点心得:将来可以把南中穷地方的太守职务,普遍用来给如今还比较年轻资历不足、而历史上智力值政治值高的名臣,来作为刷资历的过渡性职务。如此,也可以避免那种直接把新附官员提拔高位带来的内部不服。
人家支援过老少边穷了嘛,算加班,三年工作经验抵你五年没毛病。
“此法甚善,就按贤弟的安排办理好了,如此,南中可保长远无忧矣。”刘备反复琢磨,觉得这办法非常稳妥,赞不绝口。
李素整理了一下心得,正想趁热打铁跟刘备商量“正式税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这些长远之计,但没想到一条紧急军情打断了他的节奏。
两人正聊着,忽然看到应该驻守在大散关的散关县长法正,亲自风尘仆仆跟着鲁肃一起冲进了李素的别府,事情似乎非常紧急,外面的门卫都没有阻拦。
“子敬,孝直,何以至此?”刘备也立刻从竹席上站起身相迎。
鲁肃直截了当恨恨叹息:“主公,出大事了!三天前,听从陈仓道返回的细作说,长安骤变,说是天子久病不愈,竟觉得自己无人君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