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六百九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第六百九十章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 / 6)

人大方。

珉瑞,在我看来,这都是假好人。你记住,往后离这样虚伪的人远点儿,他们最不咋地。

这里的好人,是指他们家里暂时还没被水淹,在尽量让被淹的人家住进来,尽自己的力。

一般情况下,我从不让这些真正的好心人吃亏。”

宋福生早就在心里想过,水患过后一二三等家得主,就是为那些真正品性好的人家准备的。

陆畔笑了笑。

事实上,真的好心人很难得,真的做实事好事的人也很少,劝别人要多做好事的人倒是最多。

叔举例说的这个事,适用于很多方面。

这次水患,他们边防军驻扎的地方官就对老百姓提前喊话:没事儿,陆家军驻扎在咱们县,将军不会不管大家死活。

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一种错觉,终于将定海将军盼来了,但是陆家军没有帮他们转移、没有帮他们搭棚子建房子,没有施粥,就是在不管他们死活。

有些人就不会去想,他陆畔也是听命皇令,越是朝廷有灾难时,边防的守城压力会越大。

那些人不自救,却只顾埋怨和等待。

宋福生继续道:“最后一拨就是住在高坡的人家。这些人会存在什么心理?我们家只要将大门关死,水不水灾关我们什么事儿?甚至坏一些心思的,还会说风凉话瞧热闹。就不会去想天灾无情,一场大变故下来,无人可幸免。”

这只是举例,事实证明,任家村村民没有那样去做,他们很抱团,也很领情。哪怕他们存在着宋福生分析出的这些心理。

为何没有呢。

宋福生说:“说来也是有意思,有些讽刺。他们一是相信我,二是那句话,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不是屠狗辈天生仗义,是他们见识少,懂的少,信强者,我下指令,他们就听。”

村里人之所以抱团,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