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的用意又是什么?这个存在嗣皇帝心中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团,马上就可以揭晓,自然兴奋不已。
“十四叔,你慢慢儿谈。”嗣皇帝亲自斟了一杯茶,一面双手奉上;一面说:“有些事,如果十四叔你不说,就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胤祯点点头,啜了一口茶,抬眼望着室中,沉吟了好一会说:“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失人,而且也是失己。年羹尧什么翰林!不学无术,不识人,亦不识时;如今想起来,在哀诏到西宁,大家都当我已继位,只有他的态度与众不同的那天,就注定了他不会有好下场。”
“这话,”嗣皇帝怕话头中断,特为接一句:“十四叔,这是怎么说?”
胤祯祥了一下徐徐说道:“当时谈到继位,你十五叔以下,根本就不为圣虑所及,因为——”。
因为年龄的缘故。原来康熙朝自皇长子允禔,纸皇十四子胤祯,一个紧挨着一个,年龄相差不大;甚至有兄弟同年而只差月份的,如皇六子与皇七子、皇九子与皇十子、皇十一子与皇十二子都是同岁。但皇十五子比胤祯小五岁,这样,正式以胤字排行命名的二十四皇子,便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两类,胤祯以上是圣祖的“大儿子”,皇十五子以下,是圣祖的“小儿子”。当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立时,皇十五子才十八岁,又那么多封爵分府的胞兄在前,更显得他是个“孩子”,哪里有什么继承皇位的资格?比他小的,就更不必谈了。
可是,年龄太大也不行。圣祖自太子废而复立;立而复废,耗尽心血,兼以大病一场,身子大不如前,诸般举措,力不从心,这时才想到继统之主,第一要紧的是精力!倘或中年继位,就算英明强干,励精图治,无奈老之将至,年纪不饶人,纵有作为,亦复有限。因此,选中了“大儿子”之中最年轻的一个:皇十四子胤祯。
胤祯生于康熙二十七年;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