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大人吩咐的,私盐犯资料都复核过了,没有冤假错案。这里面包括私盐贩,因卖盐给私盐贩被抓的亭户、锅户和小火不按规矩完成揽额先鬻盐给商贩的,还有买私盐的城郭居民。范仲淹见卷宗摞起有一人多高,不禁皱眉。成温解释这不算多的,上个月送走了一批近两百人徙往西北,现在这里也就一百八十七个;兴化县每年总有三四百,整个泰州府约莫两三千。
两三千!范仲淹不语,翻开一份卷宗,“祝二七,南八游亭户,偷藏卤水私煎盐六十七斤,偷鬻私盐贩王路,杖一百,明春待徙。”再翻开一本,“张三春,兴化县北郭里正,偷买私盐逾二年,估约二百三十斤。杖一百,罚盐钱五贯,待家人持钱换人。”“王路,东台小淘商户,今春偷偷自各盐场收纳私盐,达二百余斤,杖一百,明春流岭南。”
桩桩件件,都是几十斤盐,上百斤盐的罪过,导致杖责,刺配流放,罚没家产。透过厅门吹进一阵阵北风,范仲淹只觉得透骨的寒,只觉得焦灼的忧。成温看他浓眉皱成了山峰,不敢出声。
“新年会有大赦吗?”良久,范仲淹问。
“说不准。”成温斟酌着小心回答,“朝廷大赦没有定准。有时候庆祝新年有,有时候皇太后寿辰有,有时候碰上瘟疫蝗灾要祈福也会有。这已是年关,大人待新年看朝廷圣旨吧?”
身为主簿,成温对大宋各方面的制度自认比较熟悉,大赦只能等,可无法强求,真怕这位刚直的上司又上书闯祸。
范仲淹看出他的担心,挥挥手让他退下,自捧起卷宗细看。盐榷盐榷,就是榷禁,就是想将所有盐利收归朝廷。朝中普遍的看法,“盐者,大农,国计之所仰,唯淮盐、解盐最实国用”“岁入之多,两税之外莫大于盐利”,所以对私盐一直严打狠打,意图杜绝一切私盐。然而盐本身是百姓日用不可缺的物事,私盐因低廉的价格对普通百姓有巨大的吸引力,甚至相当一部分百姓只能